登录
退出
注册
中文
English
Русский
日本語
한국어
首页
要闻动态
政务动态
通知公告
热点头条
出国提醒
政务公开
机构职能
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外事找外办
领事保护
因公出国(境)审批
因公护照
因公签证
邀请外国人来华
APEC商务旅行卡
领事认证
附加证明书
外国人生活指南
礼宾礼仪
港澳事务
对外友协
友好城市
友好合作城市
荣誉市民和经济顾问
党建工作
政策法规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互动交流
在线访谈
征集调查
咨询投诉
公众留言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办事服务
>
外国人生活指南
>
旅游指南
新民向新”解锁城市更新密码
时间:2025-07-07 14:06
来源:长春政事儿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在城市迭代进程中,更新与变革始终是驱动发展的“双轮引擎”。尤其是当下“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困局日益凸显,如何让老城在更新中既守住文化根脉、又激活发展动能,已然成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必答题。近日,随着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保护性修缮,其以“活态传承”为基、“新民向新”为翼的创新实践,为破解城市文化基因延续与功能焕新的矛盾,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破题样本。
新民大
街的更新,是长春精准锚定城市高质量发展时代诉求的范本。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以存量优化为主的新阶段,城市建设正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提质。长春市启动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项目,正是以历史街区为支点,撬动城市品质跃升的积极实践——这不仅是一次建筑风貌的修缮工程,更是对城市文化肌理的溯源延续、对公共空间的价值重塑、对生活场景的业态更新。焕然一新的方砖步道、宽阔畅达的柏油马路、疏密有致的绿植繁花……一砖一瓦皆是解锁城市记忆的密码,是推动街区乃至城市完成从“物理空间更新”到“功能生态重生”蜕变的关键。这种更新路径既让历史文化可触
摸、能感知,又通过商业业态迭代、公共空间再造实现功能与品质双跃升,这恰与“留改拆”并举的现代城市更新理念高度契合,更成为挖掘放大“长春,就是长春”时代内涵的鲜活注脚。
城市的核心是人,“新民向新”的“新”,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更新迭代,更是对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全新回应。如今,当城市居民的生活期待已从“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跃升为文化浸润、精神共鸣、品质体验、艺术触达等多元追求,新民大街以历史建筑活化再生、公共空间艺术赋形、文化场景沉浸营造,为市民游客构建起丰富的记忆载体——触摸砖墙肌理时的历史回响,咖啡馆书香中的时光沉淀,节庆市集的烟火温情……这种“以人文本”的城市更新理念,让历史街区不再仅仅是承载城市文明的标本,更托起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经济维度审视,城市更新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强引擎”,也是激发内需潜力的“稳定器”。新民大街改造工程涉及建筑修缮、景观提升、文化场馆活化等多领域,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特别是7月5日正式开街后,街区以“历史文化IP+沉浸式体验”吸附客流,将推动旅游、餐饮、文创等关联产业形成集群效应,成为驱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新民大街更新进程中,各部门始终怀揣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秉持“修旧如旧”原则,超越形式复刻,通过现代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对话、功能置换与历史记忆的嫁接,让老建筑在保持筋骨神韵的同时,获得了更适应当代生活的空间感和呼吸感。这种古今交融的生动图景,恰是对“保护与传承有机统一”的诠释。当历史文化从建筑标本转化并融入市井烟火,城市更新便在守护文化之魂的同时,赋予传统以面向未来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新民大街改造工程带来的最珍贵启示。
放眼望去,如今惊艳蝶变的新民大街,不仅是长春因地制宜破解城市更新难题的缩影,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跨越时空的崭新范式——它探索出品质提升、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协同共生之路,让历史与当下在城市肌理中完成对话。长春,这座承载着“文化城”“电影城”“汽车城”等美誉的城市,正以“新民向新”为灵感源泉,将历史文脉化作发展根基,将创新基因注入城市血脉,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擘画出一幅古今辉映、生生不息的城市新图景。
编辑:李杰 复审:周熠炘 终审:欧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