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热点头条

产业向上,长春向新

时间:2024-12-30 14:33 来源:长春日报
【字体: 打印


 

 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新能源开发院,红旗首款1700V超高压碳化硅功率器样件研发成功,进入测试阶段;

 

  在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长光卫星创造了国际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最轻重量新纪录;

 

  在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战略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设计的生产节拍,每3秒就会有一块“刀片电池”电芯下线……

 

  砥砺奋进的202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向“新”发力,提“质”前行,着力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一幅产业蓬勃、创新涌流、活力迸发的精彩画卷正在长春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新”,是长春工业2024年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主题词。

 

  产业结构优化,不断焕发新生机的制造业正由“制造”变“智造”,长春正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作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龙头企业,中国一汽累计突破870项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4086件,先后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修订)132项,推进实施技术成果转化9个。

 

  2024年,我市还成功晋级首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目前,“车路云”一期两个“先行区”,即汽开区23公里测试验证先行区和净月潭18公里文旅示范先行区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打造了标准的测试验证场景,有力保障全市传统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升级。

 

  强大的产业实力,是长春的发展底气。

 

  长春正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带动各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角逐新赛道,打造新引擎,擘画新蓝图!

 

  一个个极具长春特色的新赛道,为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飞驰——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正式量产奥迪Q6L e-tron系列车型,将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中车合资电驱动系统、富赛汽车电子二期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长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整车及“大三电”系统初步完成布局。

 

  我市众多汽车产业链企业也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速打造。

 

  光电信息产业,竞逐尖端——

 

  技术、产品持续上新,“首个”“首创”风起云涌。长光卫星“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117颗,世界最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地位进一步巩固;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首创开发的小间距“LED集成三合一”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非球面超精密铣磨设备和多自由度快速研抛设备研制,突破了超大口径光学元件制造能力瓶颈;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引领行业升级……

 

  长春紧盯“芯、光、星、车、网”五大重点领域,全力推进集成电路高端化发展、激光及新型显示与照明规模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以“光”筑梦,加速打造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勇拓前沿——

 

  在长春,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金赛药业通过持续创新,实现多元产线共同发展;作为企业首款明星产品,百克生物的水痘减毒活疫苗自上市以来批签发量近亿剂次,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康宁杰瑞的地舒单抗注射液和重组人促甲状腺素注射液成功获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龙头企业带动夯实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基础,新业态新技术新平台孕育成长。

 

  此外,长春还着力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百亿级航空航天及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全市工业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多点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拥抱这一个个新蓝海,长春产业新版图气势如虹。

 

  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0.4%,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1月至11月,全市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光电信息产业分别增长12.5%、7.1%、5.6%。

 

  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未来产业培育,长春全力竞逐新质生产力赛道。

 

  产业向上,是长春工业砥砺奋进的姿态;长春向新,是这座城市对未来奏响的激昂战歌!



编辑:李杰

复审:李野

终审:欧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