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长春高质量发展的步履踏实稳健。7月30日,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动长春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高质量发展是长春实现全面振兴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长春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加快发展理念更新、方式变革、路径转型,主动求新求变、敢闯敢试敢为,努力走出一条发挥比较优势、体现长春特色的振兴发展新路。
从创新赋能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推进深层次改革到高水平开放,从内涵式发展到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奋进中的长春,令人眼前一亮。
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逐季攀升,GDP增长5.7%,高于全国,与全省持平,位列东北四市第2位,在副省级城市中由一季度的第12位升至第3位,保持并延续了近两年的稳中向好态势。
“长春造”时速600公里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金赛药业国际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
聚焦改革开放,长春聚焦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影响全面振兴的障碍、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以14个重点改革专项为牵引,撬动475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推动80项改革举措顺利完成。
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次,高校毕业生留长7.2万人,同比增长9.7%,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000个,建成养老服务中心 44 家、敬老餐厅近600家。
坚定文化自信,全长1445米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即将精彩亮相,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日均吸引游客10万人次,人民广场完成改造升级,时隔22年重新向市民开放,中国航空博物馆、一汽汽车博物馆加快建设。
全面实施《长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长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出台《长春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开展信心提振、环境优化、要素保障等“七个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总量达到40.2万户,占全省53.5%。
上半年,全市各方面取得喜人成绩。下半年,全市人民将开拓创新、笃行实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决战决胜的合格答卷。
“全会为长春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绘制了蓝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述华表示,全市工信系统将聚焦稳运行、强链条、促转型、抓项目、优服务、谋新篇,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纵深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持续开展专精特新“十大行动”,加快打造绿色工厂,抓实服务为企业解困。同时,高质量谋篇布局,科学研究编制“十五五”工业领域系列规划,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实干实效为长春“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起步贡献力量。
长春全面振兴离不开城区、县域、开发区“三大板块”的协同发力。
朝阳区委书记许军表示,作为首善之区,朝阳区接下来将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与相关城区、开发区共同建好永春医药城,打造长春新质生产力集中区。除此之外,将加快做好域内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依托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大IP,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包装和引进一批重点项目。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把百姓的事做实做细做满意。
生物医药是长春大力发展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长春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攻方向。会议提到“着眼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医药城”,这让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江凤艳深感振奋。她表示,学校一批重点项目未来都将落位永春医药城片区,他们将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积极为长春培育更多“医、教、研、产”方面人才,加快推进长春中医药大学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内分泌分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助力长春振兴发展。
编辑:李杰 复审:周熠炘 终审:欧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