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 市要闻

让文旅赋能城市发展 长春加快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

时间:2025-10-09 12:34 来源:长春政事儿
【字体: 打印

  2023年长春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集结号以来,长春锚定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目标,以文化铸魂、旅游赋能,深耕冰雪与避暑双优势,激活历史与生态双资源,两年时间里实现文旅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方位跃升,老景区活起来、新景区火起来,为即将召开的2025年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产业规模连攀新高、项目建设蓄势赋能 

  文旅市场的热度,是城市吸引力最直观的注脚。两年来,长春文旅产业以强劲势头快速增长,文旅市场活力迸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游客量与消费额实现“双增”:据文旅部数据中心长春分中心初步测算,2024年,长春市游客接待量达到1.72亿人次、实现出游总花费30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和25%。与2022年相比,分别增长为207.14%、287.26%。2025年势头更劲,1-9月长春市接待国内游客1.817亿人次,实现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888.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05%、13.27%。长春文旅产业呈现“多点开花、协同增长”的良好态势。 

  文旅产业的跃升,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近年来,长春积极布局“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建立重大文旅项目库,2024年全市在建、谋划文旅项目28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在建文旅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1861.23亿元。2025年推进这有水、方特、万达茂、神鹿峰二期5000万元以上新、续建重点项目78个,截至今年8月完成投资52.5亿元,年度计划建成运营项目37个。如今,筑梦星辰航天科教文旅馆、莲花岛坦克公园、新区趣野蓬客等一批新项目已投入运营。华强方特、名家汇科技、上海乐其等龙头企业项目成功落户长春,重大项目集聚形成产业发展坚实支撑。 

   

   

  文旅+带动产业协同发展擦亮四季文旅品牌 

  “融合”跨界,以“联动”赋能,锚定“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目标,长春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以“文旅+”推动文旅与科技、工业、农业等领域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不仅做大了文旅产业本身,还拉动了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长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文旅动能”。 

  两年来,长春积极引入元宇宙文旅主题产品、沉浸式小剧场“星空间”等新业态,“一机游长春”智慧文旅平台等数字平台陆续上线,文旅与科技的碰撞不仅提升了产品吸引力,更培育了产业发展新增长点;而文旅与工业的跨界联动,更是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机,长春拖拉机厂等老旧厂房变身消费空间带动文创、餐饮、住宿等业态集聚,红旗文化展馆等工业旅游目的地开放,增强游客对民族品牌的认知度与自豪感,反哺了主业发展;文旅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更是推动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以及一个个乡村民宿等一批优质项目人气十足,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推动产业融合的同时,长春还围绕“全时全季全域”的发展思路,在持续打好“都市冰雪”“消夏避暑”两张牌的基础上,丰富文旅产品矩阵,让“四季皆可游、处处有精彩”成为现实。四季文旅品牌的持续深耕,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生活体验,更是让城市文旅吸引力与美誉度显著提升。 

   

   

  老景区焕新 新景区创新构建主客共享新空间 

  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长春激活老IP内生动力、塑造新IP独特魅力,推动新老IP协同共振,让老景区活起来,新景区火起来。 

  面对游客日益多元的需求,长春的老牌景区主动求变,突破传统运营模式、升级体验场景。长影世纪城打造“山海奇妙夜”,以光影科技、互动表演赋能老景区,将日间的影视乐园转化为夜晚的梦幻秘境,实现“白+黑”全天候运营;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星空缆车、龙游净月、湿地竹筏等游乐产品,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让森林、潭水与星空交织出独特的静谧与浪漫。这些举措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更通过场景焕新与体验升级,使老景区释放出新活力。 

  老景区焕发新生的同时,长春一批承载城市记忆与生态禀赋的新空间惊艳亮相,迅速凭借特色定位火起来。如今的新民大街,已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沿街院落“拆围透绿”,新打造的口袋公园成为休闲娱乐之所。每周末的新民市集、新民漫游等精彩节目,让这条承载城市记忆的“历史长廊”成为城市的会客厅。人气爆棚的新民大街同时辐射带动桂林路、红旗街两大商圈消费升级,实现“修缮一条街、焕新一片街区”。同样,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后,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戏剧节”“文学季”等品牌活动格外亮眼,为老街区注入了全新的文化活力。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润德•东天里(东天街),集历史文化、潮流科技、美食体验、沉浸式演艺于一体,让百年建筑重焕生机。伊通河文旅观光带上的肆季南河、长春世界雕塑园、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等节点串珠成链,共同绘就了一幅“水岸联动、城景交融”的生态文旅画卷。 

 

 
  编辑:李杰   复审:周熠炘  终审:欧硕